偶然翻看日记读到这一篇,没想到读自己写的文字时内心也会变得平静。所以我决定分享。

正文:

世界上有这么多苦难,


唯一的补偿是,


生活中


小小的欢乐,


小小的悬念。


一一一以撒 辛格


    又是周末,今天傍晚就在想,晚上是看《变形金刚5》好呢,还是看《加勒比海盗5》,或是其他的美国大片。最终却看了《海上钢琴师》。


    第一次看这部电影,是高中的时候,那是校运动会期间的晚自修,同学们一起坐在教室里,关掉所有的灯,然后电影开始。五十多个人,聚精会神地看着教室里唯一发光的荧幕,看到有趣的地方,便不约而同地笑起来。那是我最开心的时候。然后电影映完,便各自回家,途中回味着今天发生的一切。我无比地怀念这段时光。


   第二次看这部电影,应该是在高中毕业后了。那时候也是突然想起了这部电影,于是就下载了来看。


    这次看这部电影,是体会最深刻的一次,之后我百度了一下,看了影评,说主人公是现代社会中人们消极情绪的极端表现,是存在主义文学悲剧意识作品的典范。最打动我的片段是主人公打算下船,走到一半时伫立良久,即将下船前却又毅然返回的这一段,我深深地思考,他在那一刻,究竟看到了什么,想到的又是什么。电影最后,主人公自己也说了,他在舷梯上,看到的是没有尽头的生活,然而他已经适应了那种看得到尽头的生活。这让我不禁想到了《肖申克的救赎》里,监狱里的图书管理员布鲁克斯,在他晚年得到假释出狱的时候,发现眼前的一切并不是他所想要的生活,他已经与这个社会格格不入,最后选择了自杀。还有想到的就是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福克纳,拒绝接受颁奖,他说“我拒绝接受人类的末日”。这令我我深深地思考,究竟是何种力量,使得有些人不惜生命也要捍卫,使有些人在巨大的利益面前能拒绝诱惑。我想当时的主人公非常清楚,下了船之后,他将获得数不尽的金钱、名利,但是对于自己的内心呢,怕是再也弹奏不出令自己感动的乐曲了吧。不管是本片的主人公也好,老布鲁克斯也好,福克纳也好,他们都和命运达成了一个约定,他们无法忍受失去内心的精神世界。那些不为名利的,得不到的,永远是最美丽的。


   今天是9月16号,两年前的9月中旬,我正式踏入社会,在职场两年,到今天为止,我感觉自己从来没有归属过职场。这两年,我充分见识了,人们为了利益如何地出卖自己的内心,为了利益勾心斗角。这样的职场叫我如何全身心地投入。


    我有时会想起,读小学的时候,有一次做眼保健操,被检察人员看见我“偷眼”,便走过来掀开我的课桌,翻书抄我的名字来处分。还有一次饭后回校上课,被检查人员强行翻看口袋有没有带零食,等等的一些事,太多太多。中国是个不懂得尊重,或者说不懂得刻意尊重他人的社会,不懂得尊重别人,自然就得不到别人尊重。我们早已习惯了逆来顺受。在从小到大的教育中,我们大部分人没学会的一点是:保护自己。最讽刺的是,这样的人现在是最适合在商业公司里面生存的,逆来顺受,才能换得一口饭吃。他们当然不情愿这么做,但是他们上有老下有小,对父母的感恩,对子女的关怀,想让他们有更好的生活这种想法,却成为了每个人的内心负担,成了逆来顺受的正当理由,化为了商业公司发展的动力。殊不知,这一切的一切,说到底,没学会保护自己的正当权益。所以没有集体罢工,没有反抗,没有改革,没有出头鸟,日复一日。


    直至今日,我对这个世界非常失望。希望我能够在接下来的生活中,每一刻,都能有小小的欢乐,每一天,都能有小小的悬念。


    因为我深知,在这个世界上,有远比金钱名利更重要的东西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写于 2017.09.16


评论

© 王k杰 | Powered by LOFTER